雲端產業與其他行業一樣,都有條供應鏈

以供應鏈角度來剖析雲端產業

在上次說到雲端產業是未來幾年的科技趨勢之後,我們開始要討論如何踏入雲端產業了。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陌生的領域,但其實只要是產業,那就會牽涉到所謂的產業供應鏈,一提到供應鏈,就又開始不陌生了。

圖 1- 供應鏈,從原料、製造、物流、大中小盤的經銷、終端客戶

雲端產業具備了軟硬體產業的供應鏈屬性

雲端產業往現象上去看,就是共享的軟硬體機房,既然提到了硬體機房,那他就有了硬體機房的產業鏈需求。 像筆者在雲育鏈教課時,就有學生在專門為AWS,GCP等雲端服務提供商製作伺服器的企業內任職,他之所以會來上課,就是因為該些雲端服務提供商會經常性推出一些SaaS服務,比如AI類型的圖像辨識服務,為了讓用戶在使用這些軟體服務時,能獲得更好的體驗,會有一些客製化硬體的需求。他就是在做這一段的需求對接、議價等內容。所以才來上課,了解更多雲端服務的功能架構。

圖2 – 雲端服務提供商,提供軟體服務,驅動了硬體伺服器的訂單

雲端廠商為了要服務客戶,有一系列的職缺與工作

等到AWS、GCP等雲服務廠商將軟體開發出來之後,他們又面臨到要將這些軟體賣出去的情境。在這時候,就需要一批量的Business Developer、Solution Architect與Cloud Support Engineer。
首先透過Business Developer 挖掘出客戶的需求,並將需求與雲端軟體耦合在一起。

圖3 – Business Developer 協助客戶用新科技解決問題

再由Solution Architect 瞭解客戶的資訊架構後,做進一步的設計與實踐,之後若有問題時,再透過Cloud Support Engineer進行問題了解與協助。

圖4 – 為客戶遠端提供技術支援的Cloud Support Engineer

製造業底下會有代理經銷商,雲端產業也有雲端經銷商

這是AWS與GCP等雲端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但無論在賣任何東西,都得考慮當地文化與人文,若AWS與GCP要自己去徵人,攻克這些市場問題,那就太慢了。 於是就有了雲端代理商的出現,雲端服務商授權給代理商,去經營當地業務與代收款。而為了要得到這些雲端服務商的授權,代理商必須證明自己公司具有足夠的能力。於是就有了雲端認證,雲端廠商必須出示一定量的雲端證照,此時有雲端證照的人才,就顯得重要了起來。

圖 5- 雲端證照示意圖

在雲端代理商成功獲得資格後,他就需要向本地的企業(只要用到資訊系統的,都有可能是其顧客)進行推廣與銷售。使用雲端,當然會有一些好處,只是就像買車子一樣,如果我們對車子沒有一個認知,那就要繳所謂的「認知税」了。所以本地的企業們,也開始需要去了解雲端,特別是在政府也在大力推廣雲端,公佈了一堆計畫之後,本地企業對於雲端專業人員就更需要了。

不只經銷商需要雲端專業人才,企業也都需要雲端專業人才

講到這裡,我們開始意識到這些企業為了要證明自身有雲端能力,也同樣需要一些會雲端技術與證照的人才。我們發現把整個產業鏈的需求,簡單梳理後,我們開始看見了一些如果想跨進雲產業,可以走的職業方向,另外也看到了可以用來證明專業性的指標。

圖 6- 雲端廠商出的一系列認證,成為了進入雲端產業的重要指標

聊到這裡,並非就是叫大家直接去考證照,有些時候,古人的話也是很有智慧的,「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重點有兩件事,一個是行內的人帶入門,再來就是得自強不息,努力學習。於是我會建議大家,並非只是去準備證照,而是找個願意接受新人的企業,或是先去外面上課,在過程中認識一些行業內的貴人,在過程中努力培養實力,協助貴人解決問題,讓別人看得上眼。
長久持續之後,踏入雲端產業這件事,就不再是我們要討論的課題了。

作者:李秉鴻 總經理

現職:
雲育鏈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中央大學 講師
經歷:
漢雲益生科技有限公司 資訊技術顧問
暢銷書 – 大話AWS雲端架構 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