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找一個專業的顧問專家,除了名氣外,還有什麼參考標準,可以實際幫助到你解決營運、行銷和經營上的疑難雜症嗎?! 最後一個最重要!!
1. 首重「經驗」
合作最怕理論派,想找實務操作者首先過往的經歷是否有案例可以參考,那怕案例是不成功,失敗為成功之母,洽談中判斷邏輯,有時候輔導是非戰之罪,上一個案例失敗不代表你的案子等同。
2. 確認對的「專業」
此專業並非只有資歷的累積,而是趨勢潮流中,是否還在第一線實際執行過,資深未必是首選,有時候少年出英雄,或許可以快速協助在營銷的路上找到痛點並且解決。
3. 最被忽視的「人脈」
企業經營最需要對接人脈,那怕顧問專家真的有在世諸葛之能耐,也沒辦法獨撐市場大局,在團隊至上、強強聯手的世代,提供對的人脈不只大大減少許多隱形(溝通、信任)成本,更多是對的人脈才能引導到對的資源上。
4. 最被低估的「人品與誠信」
所謂人才難尋,尤以在找尋inhouse人才之際,企業無法停滯,甚至要進行轉型之際許多成本的考量,此時最快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方案之一絕對是找顧問專家進行輔導,多數人找合作以為花錢是老大,以為花費最貴最有幫助,以為名氣響亮就一定有幫助,俗不知營運、行銷和經營上的疑難雜症和感情一樣,「人品與誠信」才是合作之道,要知道顧問專家是一種「傭兵」合作概念,其費用高昂外,帶來的幫助除了能快速解決問題外,更多是內部的協調與幫助企業外部的公共關係協助,倘若無法在相處過程和業界口碑中認識,請鬼拿藥不是更加停滯發展!!
5. 最昂貴的「資源」
許多人找顧問專家合作,以為要找的是年長「經驗」、「專業」能力和社交「人脈」豐富,就可以解決自身的問題,其實一個合格的顧問專家協助,真正昂貴的是此過去累積的「資源」,而這資源來至於提供快速的「對接」;來自過往「市場口碑」的的積累;來自於過往的「失敗經驗」。俗話說對症下藥才是良醫,在現今跨產業為主的經營生態,資深或許可以是參考值之一,但未必能夠解決跨產業的需求,專業只是基礎,更要釐清專業等級是否符合你所需,人脈多不如真正認識「keyman」,要知道經營不是認識人多就有用,關鍵時刻誰能解決才是核心中的核心,經營企業最不缺認識人,尤其當你的企業有錢有項目之時,就算不找顧問專家轉介資源,也一推自稱顧問專家的攀附上你。
此時你花費找顧問專家的費用,有一塊就是買顧問專家過去累積的「資源」,要知道真正有用的資源都是金錢堆疊而來,小到請客吃飯,大到利益共生,更多是長期合作信任下的默契,要能長治久安讓自己的企業因顧問專家輔導而快速成長(解決問題),你花費的成本也是最被低估顧問專家的價值就屬「資源」!
總結一下,
現代化的科技,找尋人才不比上一個世紀需要戰亂凸顯,寒窗苦讀一舉成名才能看見人才的專業價值,數位發達的自媒體,我們除了公開資訊,社群媒體和社團交際上觀察所要的人才是否能夠幫助自己外,更多的是從這些社群媒體公開的資訊去辦別「專業」,從自身過去的經驗邏輯上,搭配建勳上述所說的「5」個參考標準,當越明白其中道理,你自然昂貴的不嫌貴,年輕的自然出英雄,而你也除了表面上的營業額、業務發展或品牌發展更可以收穫許多長期性隱形上的幫助!!
延伸閱讀
作者:李建勳

大管仲策略顧問 執行長
數位簡報室 Co-founder
出海智慧(SEAbizs) 特約首席數位轉型專家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地方創生專案 審查委員
勞動部 勞動署社會創新及青年就業服務諮詢 輔導委員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