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如何設計更好學習體驗的技能課程?

一般線上學習課程設計的方式

大家都會說重複性、知識性的內容,從實體上課變成線上學習,不僅可以節省大量成本,方便隨時學習、隨時閱讀,更是必然的趨勢!而只是在線上看影片而沒有其他設計,怕效果又會不如預期。所以很多線上學習除了拍很好的影片外,設計線上討論區,線上課程習作評量,增加互動性。 可是經過調查,如上述線上學習模式一般還是參與度不高,而且很多學員認為在線上可以隨時學習,時間很有彈性,就會想等有時間再學,等有時間就會發現前面學過部分忘記了,重複累積這種狀況,一段時間後就會慢慢不想接觸線上課程,最後會想放棄了。

設計課程時要掌握學習體驗差距是什麼?

學習差距在哪裏?學習差距是學習者當前的起點和希望達到終點之間的距離(如圖一),其中可能是知識上的差距 ? 也可能是動機上的差距?其實還有不同類型的差距,假使我們能夠認識這些差距,才能設計更好的學習體驗課程。 由圖一所示,我們了解差距有學習目的差距(知識差距、技能差距),及學習態度差距(動機差距、環境差、習慣差距、溝通差距)。能夠清楚掌握這些學習差距的問題,才能夠設計更好的學習體驗解決方案。

圖一、學習體驗和差距

你希望技能課程,學習者是如何學習?

越了解學習者差距越能夠設計有學習效益的課程,過程中,有件事你需要考慮,就是依據學習者目前的技能水平,要完成這學習目標有多難?你希望你的學習者如圖二所示,是 1 還是2 或是 3,這個問題在設計上是有複雜度的;首先是設計者要能夠控制學習的難度,而大部分成果不取決於你的設計,而是取決於學習者的能力。例如:有難度的技能課程,對於「初學者」,可能讓他們感覺學習難度相當大,容易放棄。但是這些學習內容對「專家」,來說是沒有難度的。

圖二、學習者的學習難度

所以我們在設計課程,需要考慮學習者能力,一般基礎課程設計會考慮 1 方式採行比較平坦的學習方法,進階課程設計會採用 2 方式,營造一些學習難度,使的學習者需要付出適當努力才,可獲得好的學習效益,高階課程設計會採用 3 方式,以符合專家的學習模式。
對於初階學習者、進階者、專家是需要不同級別的課程設計:

提供給初階學習者的基礎課程,其學習體驗包括:

  • 一步驟一步驟的有效引導和練習
  • 很多指導
  • 開始課程案例簡單
  • 可目視目標結構經驗
  • 增加自信的學習策略
  • 循序漸進難度練習
  • 進行指導和反饋

提供給進階學習者進階課程,其學習體驗包括:

  • 熟悉方法的練習
  • 新理念的整合實踐
  • 進階主題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學習
  • 現有練習進行改進指導
  • 更多自主練習

提供給專家的高階課程,其學習體驗包括:

  • 養成行為的練習
  • 專家級的訓練
  • 自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具體的挑戰練習

線上學習,針對技能課程學習,平台網站設計的功能

具備技能和掌握知識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技能需要經過訓練和練習才能獲得的經驗,學習者要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所以線上學習的技能學習應該要如何設計?要規劃線上技能學習前,我們從上節知道技能學習體驗包括一步驟一步驟的有效引導和練習,開始課程要有案例說明、提供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學習、循序漸進的練習、進行指導和反饋經驗、以及達到可目視化目標。
技能學習體驗在線上學習的功能設計,一般會包括如圖三所示,下列9項:

  1. 課程表:讓學習者知道安排每周課程及練習
  2. 課程內容:情境式、操作式、問題式設計課程,可以一步步引導和學習
  3. 專題+評量:鼓勵以完成練習、評量、作業做為學習目標
  4. 進度管理:每日或每週自動通知個人學習進度,讓學習者清楚學習現況及落差
  5. 課程Q & A:將學員學習常碰到的問題,依章節彙整為解題上架當成資源參考
  6. 問題提問:學習技能難免會有實務上的困難,應該提供學習問題線上提問,預約解答時間
  7. Ask Me:提供線上Mentor,依問題提問時間,再線上解決學習者問題
  8. 工作坊:針對別議題提供線上工作坊,讓多數學習者可以一次跟隨線上老師練習。
  9. 學習證書:技能學習,一般會設計讓業界認同的學習證書,通過課程學習、測驗,專題實作,才可以獲得學習證書,線上可以自動彙整個人化學習歷程,證書
圖三、技能學習體驗在學習平台的功能

技能課程學習目標如何擬訂

技能課程為學習者設計學習路徑時,需要考慮幾件事:
1. 找出課程試圖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2. 設定學習目標
3. 確定學習起點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4. 確定學習旅程有多長
下面分別說明四件事情如何執行的構思:

  1. 找出問題

在設計課程之前,需要知道試圖要解決什麼問題?而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學習目標,這容易產生學習目標解決不了學習者的問題。
可使用下列提問來釐清要解決的問題:
(1).如果學習者不了解這個知識和技能,他無法做事嗎?
(2).學習者會利用這些知識技能作什麼事?
(3).教學者怎麼到學習者是否掌握這些知識技能?
(4).如果學習者做錯了,會怎麼樣?
(5).整個解決問題的重點是否清楚掌握?

  1. 設定學習目標

進入設計學習目標時,需要思考希望學習者實際學習到多少知識和技能,這在學術上已經有很多理論可用,像:Bloom學習目標可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創造等六類的學習程度。另一種蓋瑞的ESPP提出熟悉、領會、有意識努力、有意識行動、精通、潛意識能力等六類熟練程度,學習目標設計可以以學習體驗、課程內容、實作評量等整體學習資源定位於希望學習者達到學習程度和熟悉程度哪個點,如圖四所示。

圖四、學習程度、熟悉程度分析圖
  1. 確定差距

一旦設定好學習目標,還是會碰到學習差距的問題,而無法達到這些目標,所以還是需要掌握達到學習目標有哪些差距:知識差距、技能差距、動機差距、習慣差距、環境差距、溝通差距等等,設計課程學習目標和學習差距視同董重要。

  1. 確定學習旅程有多長?

思考學習者的學習旅程,應該先掌握學習者能夠前進多遠?有些知識或技能可以快速獲得,但是有些就不行,需要花費長時間進行訓練。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學習者學習速度分層如何設計?那些可以快速學會,那些需要緩慢學習,如圖五所示:知識(專用工具、技術概念和原則)屬於快速學習的層次,而一般技能和態度屬於需要安排適當時間學習的部分,而基礎結構(文化、核心價值觀、人格特質)的培訓需要長期的培育。

圖五、學習速度分層

技能課程如何設計,學習體驗會更好

提高技能而設計的課程,有二個重要組成—練習和回饋,學習者學到相關知識,這樣是無法讓他們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必須經過相對應的練習,才能熟悉掌握技能。所以在設計技能課程,教學內容應該包括:

  • 單元目標─以單:技能能達成的目標
  • 基本原理、原則、概念說明:以問題解決方式來設計
  • 課程練習示範:一步驟一步驟的有效引導和練習
  • 習作練習:需要基本原理、原則、概念相對應
  • 評量設計:針對Domain Knowledge 能達到應用、分析的學習程度
  • 回饋:學習體驗後的回饋應該是良好的輔導,可以幫助學習者知道他們哪裡做對了? 哪裡做錯了? 那裏需要改進?

為學習成就而構建的練習模式

技能學習是有難度的,若只是一味給大量新知識,要求學習知識及練習,就像騎自行車一直騎車上坡,學習者應該很快就筋疲力盡,放棄了。
那技能課程應該如何設計?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加入交替結構,讓學習者在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之前,適應和吸收所學到的新知識和技能練習,如圖六所示,學習新知識和技能就如同上坡一樣,需要時間練習和消化,一直處於上坡,很容易讓學習者疲憊或放棄,偶而需要讓學習者下坡滑行,讓學習者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訣竅,對學習者是一種激勵,如此平衡學習者獲得的能力和挑戰,是重要技能課程設計的方式。

圖六、為技能而做的課程設計

技能課程設計需要分析與回饋

線上學習當教學者設計好學習路徑後,需要進一步思考學習有效化的分析設計,針對學習者特性、學習目標、使用媒體和教材、學習者參與、評量與修正等項目,如圖七所示,各項目需要設計相關數據分析,以檢驗那些在課程設計上有差距,以便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更有效的學習方式。

圖七、課程設計與分析

延伸閱讀

從認知角度來設計更好的學習體驗

線上課程  VS.  線上培訓

作者:劉德泰

現職:
1111人力銀行數位策略顧問
17Sharing.org公益知識分享平台發起人
經歷:
緯育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主任
經濟部工業局「國家型數位學習與典藏產業推動計畫」-協同計畫主持人
經濟部工業局「國際化軟體人才暨產業技師培育計畫」-計畫主持人
中華民國數位學習學會常務監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