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相機的四種拍攝模式

用單眼相機拍照的樂趣,往往不只是把照片拍得清楚,若只是要拍照,現在很多手機在有些場合因HDR跟低光源的優勢,拍的照片還比相機來的好看.所以使用單眼相機卻只是用Auto在拍照,就缺少了玩相機的樂趣!大部分單眼相機都有一個圓型標有Auto、P 、 A 、 S、 M 模式轉盤 (有些標榜照相手機,也有這些功能),我們就來看看這四種拍攝模式 差異在哪?以及在何種情況下使用最恰當。

Auto 模式– 全自動模式:

相機會自動決定光圈、快門、ISO值等,若光線不足還會自動開啟閃光燈,十足相機傻瓜你聰明的拍攝模式。這模式適合完全沒想法,單純做紀錄用。

P模式(Program Mode)

P模式是程式自動曝光。也就是由相機自動測光,產生一組光圈、快門及ISO數值,讓照片可以拍出基本合理的光線。跟Auto比較起來,P模式多一些個人化設定,例如測光模式、ISO感光度設定、EV曝光值加減、對焦點多寡、白平衡等。可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自由運用,拍出一定水準的照片。尤其在很多不能用閃光燈的環境下,又不想花太多心思調整光圈快門,P模式也許是一種不錯選擇。這模式適合自己能針對拍照做小部分調整,但主控權還是依靠相機自動調配的情形。  

A模式(Aperture Mode)

A模式,為光圈先決模式。由你控制光圈大小,相機再依據測得的光線數據,產生相對應的快門及 ISO曝光值。這種攝影者較常用的操作模式,主要是控制光圈來掌握照片的景深大小,所以要拍出主體清楚,背景模糊的淺景深照片,或是想透過小光圈拉大景深範圍,讓特寫物品能整體都拍攝清楚,或想用小光圈拍出美麗星芒,都很適合用光圈先決模式。A模式跟P模式一樣,如測光模式、ISO感光度設定、EV曝光值加減、對焦點多寡、白平衡等都可以自己設定。

S模式(Shutter Mode)

S模式,為快門先決模式。這是設定相機快門速度,相機再自動產生光圈及 ISO曝光值。例如在運動攝影中,為掌握一瞬間的動作,常需要較短的曝光時間。如下圖快門1/320秒,斷棒跟棒球還是有點模糊,若用讓相機自己決定快門速度,在夜間球場光線不足的情形下,可能連人都會整個模糊掉,所以在特定場合中,用高ISO(相片顆粒會變粗)及大光圈(景深會變小)來換取拍攝快門速度,是有其必要性。

▲EXIF:光圈:F3.2,ISO:1600,快門1/320

以下圖這張為例,為了拍出瀑布如絲綢般的質感,所以需要拉長曝光時間到1/4秒,讓水滴變成白絲,且為了避免讓水滴反射的光線過強,讓整片流水變成死白一片,還使用偏光鏡來濾除反光。

▲EXIF:光圈:F5.6,ISO:100,快門1/4

M模式(Manual Mode)

M模式,這模式誰先決的問題就完全靠自己的想法及經驗來決定。下圖這張夕陽雲彩,如果讓相機來決定光圈及快門,在只剩夕陽餘暉的光線下,相機的判斷會覺得這是夜間狀態而大量曝光,加上為避免地面的暗角,因此會照出一整個沒有層次的紅色天空,雲彩暗部會被犧牲掉,在這種情形下,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值來決定光圈、ISO及快門速度,以拍出自己想呈現的照片。

▲EXIF:光圈:F11,ISO:100,快門½

結語

攝影的樂趣就在他沒有特定的模式可遵循,每個人可以用他覺得最重要的條件來表達照片的特點,有的人著重的是照片的故事性,景深,速度並不重要。也有人為了追求極致景深的柔美感,不惜花重資購買大光圈鏡頭來滿足這需求,一樣的景物,因每個人詮釋方式不同,所創作的作品就會有不一樣的味道,就像寫文章一樣,不同人在形容一件事,會用他過往的經驗及文字來闡述,巧妙純乎一心,都有不同風景。

延伸閱讀

攝影如何挑選背景?

淺談微距攝影設備

攝影的光線

從機械式底片相機談攝影

單眼相機鏡頭如何挑選

作者:劉政宏

現職:
1111 人力銀行 職涯發展中心 經理
經歷:
聯強國際 產品規劃處經理
台灣愛普生科技 行銷企劃主任
光捷資訊 系統部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