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世人更把它稱為『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現在,台灣無人機的應用發展與教育也在開始了一場蝴蝶效益引發的連鎖反應與巨大衝擊。

台灣在2022年在嘉義舉辦的國慶焰火晚會,由無人機國家隊成員台灣希望創新公司主導的無人機表演扣人心弦,除了向國人展現國機國造的成果,無人機飛出的國旗圖樣,與守土衛國的字樣,更被譽為當晚最感人的一刻!不過卻在隔幾天這些無人機被台灣希望創新公司內部的一位小員工刻意拍下特寫照,交由立法委員在立法院踢爆,這些國慶日在蔡總統上方群飛的無人機全是中國製造,立法委員諸公們撿到槍並當然要加碼作秀,身為台灣無人機國家隊的台灣希望創新公司怎能明知故犯呢?不僅無視國家政策以及採購法相關規範,用中國大陸無人機展演台灣國旗與保土衛國,簡直讓台灣國格盡失、貽笑國際,張廠要求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必須嚴加查辦防止以後類似事件發生,於是自此開始引發後續一連串的『台灣無人機蝴蝶效應』。不管台灣希望創新公司如何公開澄清大聲喊冤:展演無人機的核心飛控系統相關軟硬體是自行開發設計,採用的飛控晶片為瑞士ST義法半導體、精準衛星定位晶片為瑞士ublox RTK定位模組、通訊模組則為美國高通及美國DIGI通訊模組,在設計及生產上,均非中國產品,並使用全球無人機產業中最為通用的晶片及模組,核心的飛控韌體及群飛控制軟體更是台灣希望創新團隊自2018年執行Taiwan Drone 100計畫一路自行研發並不斷修改至今,且展演設計均由台灣希望創新團隊所設計製作,絕無假手他人,近年來更致力於提升展演設計,增加藝術設計及3D動畫相關團隊成員,提升展演品質,並於2021年榮獲國際群飛競賽冠軍殊榮…,這些澄清依舊無法阻擋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引起的一場龍捲風。

資安及國安問題一直都是蔡政府近年來不斷推動的施政重點,不僅成立數發部、資安署,行政院更於109年12月頒布了函文,明確規定公務之資訊產品及服務不得使用大陸廠牌,其中也包含無人機。而在這次舉辦國慶焰火的主辦單位故宮的投標須知第11點,也載明配合行政院命令,不允許廠商供應大陸地區標的,立法院抗議無人機所衍生的資安引發的國安問題更令人擔心,所以蘇貞昌院長聽聞後震怒,下令相關部會包括交通部民航局、NCC、故宮等單位,要求責成調查清楚。於是四個月後行政院數位發展部轄下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就以驚人的超高效率在2023年3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了第一個國家級無人機資安聯合驗測實驗室。
國家級無人機資安聯合驗測實驗室3/1成立開幕的消息一出,於是引發了始無前例的無人機產業廠商、無人機玩家、以及無人機相關的各協會甚至主管無人機的地方政府與一些推動無人機教育的學校老師串聯抗議,因為未來將針對無人機進行資安驗測無人機的項目、機種、重量、功能…的標準與收費等政策尚未訂定完整,就倉促成立了國家級無人機資安聯合驗測實驗室讓大家衣食無法接受且無所適從。


接著3/7立刻由民航局主持了一場無人機資安檢測辦法的說明會,更是把台灣無人機相關自然人與法人都齊聚一堂的大團結,炮口一致的共同對與會官員提出犀利的攸關無人機業者存亡的專業問題,頻頻讓在場官員無法回答而互推皮球,辦法還未公布,與會的公共工程委員會竟然已經發給各政府機關學校單位無人機採購須經過資安檢測的規範範本,導致現在幾乎政府無人機採購案沒有廠商敢去參與投標。

在烏俄戰爭的影響話題下,科技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與傳統戰爭相比在對抗形態、對抗方式上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無人科技作戰的出現以及在未來戰場上的廣泛運用,勢必會使作戰形態在對抗重心、作戰空間、作戰方式、指揮形式等方面呈現出嶄新的特點。無人機它將是未來戰爭的制勝法寶,全球各國無不積極發展提升無人機技術應用,也在無人機教育上投入大筆資金培養未來無人機技術人才,因為每一個國家都知道無人機技術將是影響國家戰力的軍力展示,台灣國防部未來恢復一年的徵兵制也將無人機導入了訓練項目之中,無人機在台灣教育這些年的發展方興未艾,從中小學到科技大學的各種無人機課程慢慢的有點成績,台灣民航局幾年前便已經請專家學者共同研究了遙控無人機管理辦法,發布訂定各級無人機的專業認證考照,與無人機飛行場域的申請規範,戶外飛行必須要通過複雜的專業認證考試取得證照,無人機必須要在民航局有註冊與保險資料,這已經使得無人機戶外空拍教學限制多多,大多數的業者與玩家們也都乖乖地遵行了民航局法規,黑飛狀況逐年減少,如使用無人機之目的在於協助國家政策政績宣傳、觀光產業行銷、政府機構宣傳、工程巡檢、消防救災救難、農漁業產消及調查…等等 ,無資安外洩之疑者 ,無論政府機關、國營事業、承攬無人機作業之法人,均無使用無人機資安之問題存在時,實無限制及檢驗之必要。
預計要在2023年9月開始上路的無人機資安檢測,關係到個台灣無人機產業跟教育的發展,在資安檢測辦法執行後無人機的高額檢測費會讓業者為之卻步,會不會讓更多無人機愛好者因此退出這領域,會不無會讓許多學校乾脆就放棄了無人機的教學計劃,許多無奈下更多是影響了台灣無人機的發展造成進步延緩而遺憾,結局會如何,是政策要強渡關山或是體恤民情再修改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延伸閱讀
作者:邱士文總經理

從事教育資訊化產業近30年
現職:
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教育推廣委員召集人
首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華海峽兩岸文教連鎖協會監事
經歷:
中華海峽兩岸教育聯合會創客聯盟召集人
臺灣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分有限公司董事
北京超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動畫研究所–Previz數位導演應用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中華國際三維電腦輔助設計研究發展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