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關鍵技能之建立

根據Gartner的研究,自2018年以來,IT、財務或銷售等領域單一工作所需的總技能,每年皆以6.3%之增加量成長;另一方面,員工所需之技能也不斷汰舊換新,2018年工作所需的技能中,約1/3在2022年已不再需要。為解決員工亟需建立技能以滿足不斷變化與增加的技能需求問題,僅憑藉外聘以取得企業急需技能,實緩不濟急。

舉資料科學家為例,根據Gartner的調查,市場上資料科學家的數量總計有139,992位,若企業需要具3年工作經驗者,則剩78,352位;若篩選條件增加具Phython能力,則僅剩48,716位;若再要求需會SQL,則剩27,329位;如果又要求具雲端運算能力,則僅剩4,004位;如果還要求應徵者懂機器學習,則合格人數僅剩3,078位。從上述例子可知,用人的篩選條件再加上4項技能的要求與3年經歷考量,就排除98%的可能人選,可見藉由至外面人力市場尋求企業急需技能的選擇,實有其侷限。

為解決此問題,Gartner建議企業能建立以技能為基礎的機制,也就是以技能而非角色建構組織人才管理策略,產生能因應變化、具彈性的人力。其關鍵作法有四:
一、在全組織內分享技能所有權,也就是技能並非特定部門所擁有,所有部門都可以流動分享。
二、蒐集動態的技能數據,留意技能之變化情況,並可隨時根據變化,立即做出因應。
三、使用技能,而非僅角色,制定人才決策。以技能做為制定人才決策之參考,將較以角色制定決策更具彈性,也可隨時依技能改變調整各項人才策略,避免出現關鍵人才短缺的問題。
四、將技能納入人才管理流程考量。

參考Gartner所提之「建構以技能為基礎的組織」的做法,根據技能的變化進行集中式的數據分析,並考量整體企業的變化,啟動彈性的技能解決方案,將可提供所有的利害關係者,對企業可用和所需的技能狀態有一致的看法,也將有助於企業能夠有效且即時的建立關鍵技能與能力。

資料來源:

Gartner (2021), Top 5 Priorities for HR Leaders in 2022

延伸閱讀

再探Level 6成效評估模式之組織氛圍因素

Level 6組織氛圍因素學習成效評估模式簡介

如何評估遠距直播教學成效–運用ROI學習成效評估模型

作者:黃進烽

現職
工研院產業學院專案總監
經濟部工業局iPAS計畫主持人
TTQS輔導顧問
經歷
•曾擔任英特內軟體公司學習長、人資顧問
•曾擔任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主任
•曾擔任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學習與典藏產業推動計畫」協同計畫主持人、分項計畫主持人
•曾擔任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行政院跨領域科技管理人才培訓班計畫」計畫主持人
•曾擔任中華民國數位學習學會副秘書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