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導入策略發展指導方針

沒有聚焦的策略,就無法有效整合企業資源;沒有完整的績效評量,就無法有效管理企業。如何能一貫性連結企業策略目標、關鍵衡量指標、行動方案及績效考核,並以整體方式瞭解及評量組織的商業策略價值,是企業非常重要課題。

策略發展是企業常用來連結企業策略目標、關鍵衡量指標、行動計劃及績效考核的完整方法論,可以將公司的策略,透過財務、顧客、內部流程、人員與數位科技等構面發展成公司的推動關鍵指標。每一構面需要包括了策略主題、關鍵衡量指標、目標值及行動計劃等。再借由關鍵指標與行動計劃結合年度經營計劃、無形資本與績效管理,俾使長期策略目標與年度經營目標相銜接。

策略發展可以具體將公司策略目標、關鍵衡量指標、行動計劃及績效考核的完整組合,但是要如何才能有效導入策略發展?我們依照導入的流程,可以分成準備期,策略形成,策略展開與執行規劃等四個階段,如圖一所示:

圖一、策略發展推動流程

一、準備階段

  • 資料收集:包括企業經營策略方向與總體經營目標、策略事業單位經營目標與行動計劃、營運流程圖,年度經營計劃表、市場行銷計劃表,外部環境及產業次級資料搜集等。
  • 策略發展訓練:讓參加策略規劃的主管瞭解策略發展的精神、架構與導入流程。也要讓高階主管瞭解推動策略發展可帶來的利益,知道策略發展推動的流程與時程、投入的人力及需完成的事項與文件。
  • 成立推動組織:為了明確劃分企業各單位於推行策略與行動的職責,企業需要定義各單位所負責的策略主題、關鍵衡量指標與行動計劃的各項標準。

二、策略形成階段

  • 發展企業願景:凝聚高階主管意識,發展企業未來想達成的境界,並且勾勒出組織未來的目標,以引導企業努力的方向。使員工知道組織未來的企圖,誘發其工作熱忱。向外界宣示組織的企圖心,作為訂定策略目標與行動計劃的指引。
  • 分析企業經營環境:採用SWOT分析方法,針對企業內部環境,參考企業結構、組織文化、資訊系統、生產、行銷、人員競爭力、研發、財務等條件,規劃企業內部優勢、劣勢的策略分析。針對企業外部環境,參考政策、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現在競爭者、潛在競爭者、替代品、購買者、供應商等條件,規劃企業外部機會、威脅的策略分析。
  • 形成企業策略主題:高階主管根據企業願景,整體考量SWOT分析的結果,據以發展出企業策略主題。
圖二、經營環境分析與形成策略主題的SWOT圖

三、策略展開階段

  • 規劃企業策略地圖:依照策略發展的設計,可將這些策略主題,透過顧客、財務、內部流程、人員與數位科技的構面,來發展策略目標。而財務策略目標應包括有維持成長、提升獲利與創造價值等目標。而顧客略目標應包括提高顧客忠誠度、提供顧客滿意度進而提供顧客體驗全方位解決方案的目標。而內部流程策略目標應包括縮短開發時程、提高商品品質、降低經營成本等目標。人員與數位科技策略目標應包括提供策略性人員執行能力、強化資訊系統、數據分析及其運用能力等的目標。
  • 發展關鍵指標:關鍵績效指標是用來衡量一個組織對於策略執行成果及策略目標達成狀況的計分卡,同時也是驅動組織行動計劃的準則,提供全體員工應如何對組織整體目標做出貢獻的指引方向,協助管理階層確立組織朝向策略目標前進。
  • 擬定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是使策略更具體化,將其轉換成可執行的行動。行動計劃是思考要達成策略目標,經營業務價值鏈中的各項作業-包括市場研究、顧客、行銷、產品、服務及維護。
圖三、四構面策略發展圖

四、執行規劃階段

  • 連接無形資本:根據策略發展之關鍵指標與目標值的標準建立年度預算,以結合年度經營計畫、人力資本、數位科技資本與組織文化資本等無形資本,使長期策略與年度經營目標相銜接。企業可以透過預算執行控制開支,無形資產的準備率,以監督策略目標的達成情況。
  • 連結組織績效管理:根據策略發展之關鍵指標與行動計劃的準則連結年度績效考核。而績效考核應當發揮溝通公司策略、指引奮鬥方向、層層落實推進公司策略的作用。
四、策略發展鏈結年度績效管理圖

延伸閱讀

三種常用於策略發展時的引導思考工具

策略思考的盲點和省思

策略形成的拼圖實務上怎麼做?

策略洞察6項重點工作

制定經營策略前需要詢問的戰略問題

數位科技與商業模式的距離

作者:劉德泰

現職:
1111人力銀行數位策略顧問
17Sharing.org公益知識分享平台發起人

經歷:
緯育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主任
經濟部工業局「國家型數位學習與典藏產業推動計畫」-協同計畫主持人
經濟部工業局「國際化軟體人才暨產業技師培育計畫」-計畫主持人
中華民國數位學習學會常務監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